党建工作

“悦读百年”党史学习专栏第二期

2021-05-21



党史回眸

★1927年5月17日 叶挺率部击溃夏斗寅叛军

1927年5月17日 武汉国民革命军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在宜昌叛变,进攻武汉。这时,武汉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正在河南同奉军激战,无法回援。时任武昌卫戍司令的叶挺根据中共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命令,率部奋起反击,迅速击溃夏斗寅叛军。


★1936年5月18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西征战役行动命令

1936年5月18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西征战役行动命令。命令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的红一、红十五军团和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进行西征战役,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发动进攻。西征战役历时2月余,经过两个阶段的作战,对坚持反共的宁夏军阀马鸿逵、马鸿宾部予以重大打击,除杀伤大量敌军外,俘获其官兵2000余人,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根据地,并与陕甘老根据地连成一片。这次战役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发展西北的抗日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

1941年5月19日 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指出党内存在的各种违反党性的错误倾向,并提出克服的办法。8月1日,又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讨论了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路线问题,确认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博古等人领导的党中央所犯的“左”倾错误是“路线错误”。一些受王明影响而犯过错误的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会议决定在全党发动思想革命,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9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研究组,毛泽东任组长,王稼祥任副组长,主要任务是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历史经验,以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等错误思想。同时决定成立各地高级学习组,组织高级干部学习。


                                                                         ★194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正式成立

1941年5月20日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东南局与中共中央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成立华中军分会。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华中局及新四军军分会:“以刘少奇同志为新四军军分会书记;邓子恢同志现在安徽工作,以饶漱石同志代理新四军政治部主任”。5月22 日,陈毅、刘少奇发出通令:“奉中共中央电,任命刘少奇、陈毅、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华中分会委员,以刘少奇为该会书记。


★1927年5月21日 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1日 湖南的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即马日事变),袭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及其他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这个事变是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右派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党右派公开合流的信号。


★2009年5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2009年5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具体情形;明确问责的五种方式,即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了进行巡视监督的六种情况,强调纪检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把巡视结果和巡视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奖励惩处和对干部进行调整、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重要依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明确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侵害公共利益、职务消费和作风建设等五大方面,向领导人员明确提出了“禁令”。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讨论贯彻我国政府关于军队减少员额100万的战略决策,研究制定落实这一决策的措施和步骤。会议确定,搞好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是军队今后两年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到会作重要讲话,指出: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在谈到军队建设问题时指出: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支持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通知》。